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5135914/5.html?t=169879735312121
眼压超标两三倍,男子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如不及时治疗有较高的致盲风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刘贺婷团队近期在安徽省省内率先运用一项新技术为青光眼患者解除致盲风险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患者王先生今年35岁,早在7年前便出现双眼胀痛不适,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随后的数年中,王先生长期使用4种抗眼压药物治疗。
近半年,王先生的眼压再次出现了问题。医生检查发现,王先生的右眼眼压达40.7毫米汞柱,左眼眼压达37.4毫米汞柱,远远超出正常眼压(<21毫米汞柱)范围。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常规手术,其原理是在角膜边缘建立一条新的眼外引流通道,将房水由前房引流至球结膜下间隙,促进周围组织对房水的吸收。
在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眼科手术团队为王先生施行了右眼微导管引导下的外路360度小梁切开术(MAT)联合小梁切除术。据介绍,MAT是一种可有效治疗青光眼的全新技术。术中,微导管可在粘小管中穿行360度。
术后第4天,王先生的眼压降至7毫米汞柱,角膜基本透明,前房积血基本吸收,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技术原理
MAT是指在微导管引导下,扩张或切开小梁网(位于眼内的一种网状组织,在房水外流中起重要作用)。MAT切开角度可达360度。该技术适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如剥脱综合征、激素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多种青光眼。
MAT具备安全、高效的降眼压效果,且能够360度作用于生理房水流出通道。接受MAT治疗的患者术后无须长期服药,生活质量更高。